感谢FACEBOOK朋友的分享
5,862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这5种“健康食物”其实热量惊人 ——果蔬脆片大多油炸,每100克含30克脂肪,相当于3大勺油; ——部分粗粮饼干含糖油量高,热量甚至是米饭的4倍; ——风味酸奶为提口感常添加大量糖分,一杯等于5块方糖; ——鲜榨果汁虽天然,但糖浓饱腹感差; ——响铃卷油脂含量高、吸油力强,是火锅界“热量炸弹”。 健康饮食要看懂营养标签,别被包装语误导。 167 total views, 15 views today
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其中抑郁症为3.4%。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每年大约有28万人自杀,其中40%患有抑郁症。由抑郁研究所联合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等共同打造的《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
抑郁症患者中,女性占比为68%,远高于男性。女性抑郁症的患病率约为男性的2倍。抑郁症不仅会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到她们的社交关系、职业生涯和自我价值感,而且会由于生理激素和外界刺激等因素而使她们的病情变得更加复杂。
长期抑郁都有哪些方面影响呢?
️心理健康影响: – 长期抑郁的患者极易出现消极、悲观或自卑的心理,对任何事情都感到困难重重,对前途悲观绝望。 – 抑郁症患者可能出现自杀倾向,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后果。
️ 大脑功能下降: – 患者通常会感到思维困难,脑力劳动的效率明显下降,感觉整个头脑很乱,基本上丧失正常的逻辑思考能力。
️ 睡眠障碍: – 长期抑郁的患者会经常出现失眠或睡眠时间紊乱等情况,尤其是在清晨3~5时醒来,此时自杀的可能性也最大。
️ 诱发躯体疾病: – 抑郁症患者患心脏病的可能性比正常人多2倍,遭遇中风的概率会增加3倍。 – 心情抑郁会使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发生变化,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性欲减退、便秘、阳痿、闭经、乏力等典型症状。
️缩短寿命: – 经过长期研究发现,由抑郁症导致功能失调而引起的死亡率,甚至和糖尿病、心脏病、癌症病人一样高。
️生理变化: – 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 – 心率加快或降低,呼吸加快,甚至胸闷气短,胸痛等。 如何自救? 采用健康生活方式 运动与饮食:鼓励他们适度运动和保持健康饮食。 规律作息:帮助他们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 能量 Read more…
一项来自法国的最新研究发现,吃早餐和晚餐都有最佳时间 ,吃得太晚会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早8点前吃早餐,晚7点前吃晚餐,不仅有助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对于减少代谢综合症和特定癌症的风险都是有用的。 1. 增加代谢性疾病风险: 研究发现,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晚可能会增加代谢性疾病的风险。例如,浙大的研究指出,不吃早餐会导致肠道中的真菌代谢物显著增加,破坏肠道屏障功能,从而增加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2. 影响血糖调控: 早餐吃得晚可能会导致血糖水平骤降,后续进食时引起血糖剧烈波动,可能引发胰岛素抵抗,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3. 影响代谢节奏,加剧体重困扰: 错过早餐可能会错失最佳的营养吸收时机,反而容易在午餐或下午茶时因饥饿过度而摄入更多热量,导致体重增加。 4. 损害胃肠功能: 如果长时间空腹,胃酸无物可消化,可能会损伤胃黏膜,引发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5. 影响情绪与认知功能: 早餐提供的营养对于大脑活动至关重要,未及时补充早餐可能导致情绪波动、思维迟钝,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6. 加速衰老: 2024年6月《食品与功能》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早餐吃得太晚,会加速衰老。早餐吃得晚的人表现出更大的身体生物年龄,加速衰老的发生率也更高。 7.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研究发现,每天的第一餐(早餐)吃得晚,与心血管风险增加有关,每延迟1小时,相关风险就会增加6%。 所以,吃早餐并不是越早越好,晚也不太好,不吃更是对健康不利。 最合适的时间是起床20 ~30分钟后,因为这时人的食欲最旺盛。 另外,早餐与午餐间隔4-5小时为好,也就是说早餐最好在早晨7~8点之间合适。 因此,为了维持健康,建议每天按时吃早餐,并确保早餐包含足够的营养素,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18,379 total views, 8 views today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