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QQ (吡咯喹啉醌)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现的1种氧化还原酶的新辅酶,是继黄素核苷酸(FMN、FAD)和烟酰胺核苷酸(MAD、NADP)之后发现的第3种超级辅酶。 PQQ活性因子还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增强肝功能、改善记忆力、双向调节自由基等功能。”
中科院院士发现:有效成分是PQQ!
《史记·秦始皇本记》 记载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听说东方有仙药,食后长生不老,于是寻访到名医徐福,命其寻找仙药。这个仙药就是太岁肉灵芝,现代研究发现其中有效成分就是“PQQ”。
《本草纲目》记载:
《神农本草经》记载:
“肉灵芝,无毒,补中、益精气、增智慧,治胸中结,久服轻身 不 老”的记载。
中科院院士吴阶平、石学敏等专家经过研究发现,“太岁”主要成分是PQQ,用于免疫力调节、癌症等疑难杂症的治疗,效果十分明显,因此称为“生物和氏璧”。
2004年6月17日,《法兰克福汇报》报道,科学家借助安装在美国“星尘”号探测器上的一种新型光谱仪发现,“威尔德”2号彗星尘埃中竟然存在PQQ。科学家推测,PQQ与其他许多分子随着彗星尘埃在几十亿年前抵达地球,它们促使含氮和碳的化合物产生基因构件。在水和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命可能由此产生,而PQQ本身可能是在宇宙射线作用下由矿物颗粒表面存在的分子产生的。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了PQQ等分子帮助地球产生生命之说。
3 美国研究:人乳中PQQ 含量竟然高达140-180纳克/毫升!
美国研究人员检测发现,人乳中PQQ含量竟然高达140-180纳克/毫升。人类经过数百万年的长期进化,发展出了一套适应环境的高效运作机制。任何生理过程都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母亲的乳汁中含有如此高浓度的PQQ,这说明该物质对新生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认为,动物和人体肠道菌群不能合成PQQ 或合成量远远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其体内的PQQ 主要是通过饮食途径外源性获得,最好选择外源性补充获得PQQ。
PQQ (吡咯喹啉醌)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现的1种氧化还原酶的新辅酶,是继黄素核苷酸(FMN、FAD)和烟酰胺核苷酸(MAD、NADP)之后发现的第3种超级辅酶。19世纪60年代,发现1类特殊的脱氢酶,它的活性不依赖烟酰胺核苷酸或黄素核苷酸而依赖一种新的辅酶。1979年Durin确定这个辅基就是PQQ。
5 PQQ最重要的功能: 修复线粒体,增加线粒体数量!
PQQ在细胞信号传导和抗氧化方面具有重要的特性。PQQ的化学稳定性使其能够进行多重氧化还原催化循环。PQQ参与细胞增殖、线粒体生成和氧化代谢的细胞信号传导。PQQ的“氧化还原循环”的能力是它在生命系统中独特的作用的基础。PQQ是线粒体的生化生长因子,线粒体是我们细胞内产生超过90%身体能量的发电厂。PQQ能促进线粒体的生存、增殖和能量生成功能。除线粒体效应外,PQQ还调节细胞发育、细胞信号传导,甚至基因功能。PQQ已被证明可以预防心肌细胞中的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细胞死亡。
6 线粒体受损: 是多种疾病的元凶!
人体每天产生约6Kg ATP
人体95%能量由线粒体产生
每个细胞内平均有300 – 400个线粒体
活跃的细胞:大脑、肌肉、肝细胞
肝脏细胞中有1000-2000个线粒体,
肾细胞有300个线粒体,
每个精子细胞有25个线粒体
每个细胞有成百上千的线粒体,组成细胞质的40%
线粒体占据心肌体积的30%~ 40%,
并提供心脏活动所需能量的70% ~ 90%
一旦线粒体出现功能紊乱异常
所有的慢性病都会来了
三高、癌症、神经性疾病、骨关节病、眼病,
肾病、心脏病、肝胆疾病、甚至遗传疾病…..
PQQ修复线粒体功受损,增加线粒体数量,促进身体能量生成
PQQ抗氧化应激,抗衰老、抗病毒、抗炎,
PQQ促进神经生长因子合成,防治肝损伤、提高肺功能,
PQQ提高免疫力,提升大脑认知,改善睡眠。
3,446 total views, 4 views today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