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肝不好,一臭二黄三多”,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一臭”,是指口臭。肝脏功能不佳者,体内甲硫氨酸的分解受到干扰,会产生大量的氨和硫化物,这些物质由口腔及呼吸道排出,就会产生口臭。 “二黄”,是指皮肤黏膜发黄、尿液发黄。如果肝细胞受损,会导致胆红素代谢紊乱,一些游离胆红素会随着血液循环回到血液中,导致人体皮肤黏膜或巩膜黄染,游离胆红素随血液流经肾脏则导致尿液发黄。 “三多”,是指出血多、疼痛多、乏力多。首先是出血多,人体内一些重要的凝血因子是在肝脏合成的,患有肝病的患者,特别是肝硬化患者,合成的凝血因子不足或出现脾功能亢进后引发血小板减少,就很容易出血。其次是疼痛多,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容易出现胆囊病变,刺激组织包膜,引起右上腹疼痛。最后是乏力多,由于肝脏对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的代谢功能受损,导致肝病患者食欲减退,进而出现乏力症状。 上述症状是肝脏发出的疾病预警信号,可以帮助大家尽早发现肝脏问题。 1,634 total views, 13 views today

1,634 total views, 13 views today

肝脏“受伤”的真相:那些被忽视的生活细节……

现代社会,酗酒和熬夜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当我们沉迷于酒精、通宵达旦工作或娱乐时,可能并没有意识到,我们的肝脏正在悄悄受到伤害…… 中医认为,肝脏是人体重要脏腑之一,主疏泄,具有储藏血液、调节情志、维护气血畅通等功能。根据中医理论,饮酒过量可以导致肝气郁结,阻碍气血运行,进而影响肝脏的功能和健康。《黄帝内经》提出“人卧则血归于肝”,认为睡眠有利于肝脏的代谢和人体修复。 饮酒和酗酒,有没有比较科学的界定,什么是饮酒,什么是酗酒? 目前,医学上对饮酒和酗酒没有一个科学的界定。一般来说,饮酒是指摄入酒精的行为;酗酒是指长期、无节制、过量饮酒。 肝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代谢器官。人体吸收的一些有毒物质,主要通过肝脏、肾脏进行代谢,其中肝脏占主导位置。人体摄入的酒精主要在肝脏代谢,只有酒精在肝脏中全部代谢为水和二氧化碳,才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肝脏是最重要的解酒器官。 那么,酒精摄入量超过多少可以认为是酗酒呢?目前,对于酗酒的酒精摄入量,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具体因人而异。如果长期过量饮酒导致认知障碍或身体功能损害,就可以认定是酗酒。 278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

278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