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情·疫情观察·专家答疑 张伯礼:不主张没有病的人吃药
1,629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Media error: Format(s) not supported or source(s) not found
Download File: http://health-anything.com/wp-content/uploads/2020/02/%E7%96%AB%E6%83%85%E8%A7%82%E5%AF%9F.mp4?_=2战疫情·疫情观察·专家答疑 张伯礼:不主张没有病的人吃药
1,629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炎症是免疫系统的自然反应,旨在应对感染和损伤。然而,当炎症不受控制或变得慢性化时,它可以引发多种健康问题。 不同类型的炎症 急性炎症:急性炎症是短期的、自我限制性的炎症反应,通常在感染或组织损伤后迅速发生。它的症状包括红肿、疼痛和局部发热。这种炎症有助于清除感染源并促进伤口愈合。 慢性炎症:慢性炎症是一种持续存在并逐渐恶化的炎症状态,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与急性炎症不同,慢性炎症通常不会自行消退,它可以在全身或特定组织中发生。多项研究也证实慢性炎症与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癌症有关。 慢性炎症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涉及多种生物学和分子机制: 初始炎症事件: 慢性炎症可能源自一个初始的炎症事件,如感染、组织损伤、自身免疫反应或其他炎症触发因素。在这个阶段,免疫系统会释放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以吸引免疫细胞前来应对问题。 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免疫系统在正常情况下会识别和应对感染,但异常激活可能导致错误地攻击正常组织。这可以由感染、自身免疫疾病或长期暴露于刺激物引起。 细胞损伤与修复:持续的炎症可能导致组织细胞损伤,而免疫细胞则试图修复这些损伤。然而,在慢性炎症中,损伤和修复可能交替进行,导致组织受到更多损伤,最终可能导致器官功能受损。 炎症介质的释放:慢性炎症通常伴随大量炎症介质的释放,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炎症调节蛋白。持续存在的信号导致免疫系统持续活跃,这些分子吸引白细胞进入受损组织,加剧炎症。这可能涉及到持续的感染、组织受损、或其他不断存在的刺激,如肿瘤细胞。 慢性炎症的影响因素 多种因素影响慢性炎症的发生,其中包括: 遗传因素:个体的遗传背景可能增加其患慢性炎症的风险。某些基因变异与慢性炎症的易感性相关。 生活方式:饮食、锻炼、体重、吸烟和饮酒等生活方式因素对慢性炎症有重要影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增加慢性炎症的风险。 环境因素:暴露于污染物、化学物质和过度压力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引发慢性炎症。 6种饮食习惯会“促炎” 日常饮食与炎症的发生息息相关。以下6种饮食习惯,可能让炎症悄悄找上你。 吃得太精细 大米饭、白馒头、白面包等,这些精加工主食富含精制碳水化合物,血糖反应较高,而高血糖会使炎症反应上升。 高糖、高盐饮食 蛋糕、巧克力、甜品等高糖食物,会让血糖波动较大,导致胰岛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水平升高;还会消耗体内大量的B族维生素,导致炎症反应升高。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发现,高盐会通过活化血小板,激活参与炎症反应的细胞,进而造成血管炎症。 常吃加工肉类 熏肉、腌肉、火腿、烤肉等,都会带来促炎物质,包括多聚芳烃、杂环胺类等。 牛肉、羊肉、猪肉等红肉,都富含饱和脂肪,长期摄入过多易导致肥胖,这也是一种特殊的炎症。 零食吃太多 包装上有人造奶油、人造黄油、植脂末、植物奶油、氢化植物油、代可可脂等这样的字眼时,这些食品中大概率都含有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会升高多种炎症因子的水平,可能与它造成的脂质代谢途径紊乱有关。 常吃快餐、油炸食品 常见的西式快餐和一些油炸食品的饱和脂肪含量很高,不但会促进炎症反应,对体重、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都有着不利的影响, 经常饮酒 酒精不仅会加重肝脏负担,还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健康细菌,破坏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诱发炎症反应。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要尽量改掉前面提到的“促炎”饮食方法,并逐步养成好的饮食习惯。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医学教授安德鲁·威尔博士有一个著名的”抗炎食物金字塔”理论。 Read more…
长久以来,大家认识 维他命D(Vitamin D)都不外有助骨质,补钙时不可或缺,但甚少会知道它还有甚麽其他功效。其实,维他命D的好处多不胜数,近年科学家都纷纷对维他命D作大量研究,证实维他命D相关的病症多达数十种,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科学家发现,人体超过30个器官中,细胞的细胞核上都存在维他命D的受体(Receptor),使维他命D能够指挥细胞传递特定信号丶影响基因表达。藉着这两大功能,维他命D成为守护我们健康的重要功臣! 【维他命D的十大功效】 帮助骨骼生长 补钙健骨是维他命D最广为周知的一大功效。维他命D促进肠道中钙的吸收,维持足够的血清钙和磷酸盐浓度,使骨骼正常矿化,并防止低 血钙性手足抽搐症(hypocalcemic tetany)。脂溶性维他命D3不足时,就会影响钙质摄入,引起血钙功能调节紊乱,出现抽筋痉挛等症状。另外,它也是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骨骼生长和骨重塑所必需的。 没有足够的维他命D,骨骼会变得薄弱,脆弱或畸形。因此维他命D充足可预防小儿佝偻病和成人骨软化。 与钙丶磷一起补充也有助於保护老年人避免骨质疏松症。 (圖片來源: 網上圖片) 预防癌症 实验室和动物证据以及流行病学数据皆表明,人体维他命D水平可能影响罹患的癌症风险。 强大的生物和机制基础表明,维他命D在预防结肠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方面发挥作用。 新兴的流行病学数据表明,维他命D可能对结肠癌有保护作用。 在一项前瞻性研究中证实,维他命D在预防结肠癌方面发挥作用。该研究调查了3,121名年龄≥50岁(96%男性)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成年人,结果发现,10%至少有一个晚期癌变病灶;然而, 维他命D摄入量最高(> 645 IU /天)的患者发生这些病变的风险显着降低。 结直肠癌死亡率与血清25(OH)D浓度呈负相关。 来自10个西欧国家的参与者进行的一项大型观察性研究也发现,诊断前25(OH)D浓度与结直肠癌风险之间存在强烈的负相关性,説明维持体内一定的维他命D浓度水平可以抑制癌细胞生长。 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 维他命D可调节副甲状腺荷尔蒙及血钙浓度,间接影响心脏功能。最近愈来愈多的证据显示,缺乏维他命D与周边血管疾病丶心律不整丶冠心症与心脏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有密切关连。英国一项研究发现,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率跟每天的日照时间(hours of sunlight)成反比,而日照时间是影响人体合成维他命D分量的重要因素。所调查的16000多名成人中,有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的人,其维他命D缺乏的比率比没有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的人更高。 而另一项对40~75嵗的无冠状动脉疾病史的健康男性的十年追踪显示,维他命D严重缺乏者(<15 ng/ml)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增加两倍。此外,在心脏衰竭病患中,骨质疏松和维他命D缺乏也是常见的并发症。而对於末期心脏衰竭等待换心手术之病患,缺乏维他命 D缺乏者也妨碍其术後疗愈过程。 (圖片來源: 網上圖片) 调节血压 高血压是世界上最致命的慢性疾病之一。 导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许多,包括年龄丶种族丶烟酒过度丶高盐摄入量等。早前,人们已经认识到高血压在一年中寒冷的月份以及远离太阳辐射减少的赤道很远的地区更为普遍。 从赤道偏离每10度,血压和高血压分别上升2.5 mm Hg和2.5%而最近研究显示,低维他命D水平也是其中一个风险因素。 丹麦2012年的一项实验着眼於维他命D补充剂对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的作用。 20周後,人们每天服用3000 Read more…
人其实很微妙,只有生病时才会观注健康这件事,而长期服药的结果,让人遗忘了人体的自愈能力。造成慢性病的最大原因是来自”压力”,健康的心理(灵魂)影响着身体(肉体),要减少吃药,必须调整自己心理层面。 越早知道药物真相越好,药愈吃,病愈难好! 止痛药:易忽略疾病的警讯且慢性造成免疫力(自愈力)低下,提高罹癌的可能性。 胃药:抑制胃酸分泌,导致消化功能下降,阻碍营养素吸收,容易罹患肠胃炎等感染症。 安眠药:会造成白血球功能降低丶免疫力低下,出现痴呆症状,也容易变成药物依赖症。 退烧药:助长病毒攻击力,感冒迟迟无法痊愈,造成体力流失,免疫力也跟着下降。 抗生素:只能消灭细菌,无法消灭病毒,也会攻击体内的有益细菌,破坏肠道环境。 降高血压药:造成自立程度下降失去活力丶缺乏集中力丶脑袋不清楚,脚步不稳丶排尿困难。 降胆固醇药:抑制体内辅酶Q10产生,身体无法顺利制造能量。 14,545 total views, 15 views today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