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和感冒 有啥不同?

⚠️病毒不同,攻击力不同

感冒通常由鼻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症状较轻,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鼻腔、喉咙),很少发展成严重疾病。

流感是流感病毒(A型、B型、C型、D型)引起的,传染性强,能迅速侵入下呼吸道,甚至影响肺部、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容易引发严重并发症。

⚠️发展速度快,危害更大

普通感冒一般是慢慢发作,早期仅有咽痛、流鼻涕等轻微症状,病程约5-7天,极少会高烧。

流感症状突发,通常在感染后的24-48小时内迅速加重,高烧(39°C以上)、全身疼痛、极度乏力、寒战等症状明显,恢复时间长,病程可达1-2周,重症患者甚至会住院。 (more…)

2,985 total views, 15 views today

预防低血糖的措施

①吃好晚饭。如果糖尿病患者摄入晚饭的量不能维持整个夜间所需的能量,就容易发生夜间低血糖。有资料表明,50%的严重低血糖发生在午夜和早晨8点之间(通常在凌晨4点左右)。所以,睡前血糖一般不要低于5mmol/L。如果频繁发生夜间低血糖,则需要将闹钟定在凌晨3点,此时测量的血糖如果低于3.9mmol/L,就要适当吃一些食物补充能量了。 ②糖尿病患者应避免在空腹时剧烈运动,在伴有进食减少、腹泻、呕吐等情况时,要及时调整降糖治疗方案,防止发生低血糖。 ③糖尿病患者若长期使用胰岛素或降血糖药,一定要勤测血糖,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 ④提倡糖尿病患者随身携带一些甜食。 ⑤糖尿病患者忌餐时饮酒,因为酒精是可以引发低血糖的。 如何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 身体代谢问题   3,646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3,646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低血糖三部曲

低血糖不是一种疾病。对于没有糖尿病的人来说,如果血糖低于2.8mmol/L,即可确诊为低血糖;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的标准就要上调了,血糖低于3.9mmol/L就是低血糖,需要立即采取行动,“赶走”低血糖。但低血糖有“七十二变”的本事,表现多样,识别起来十分困难。 临床上,低血糖的症状可总结为“三部曲”。 ①序曲(较轻的表现):心慌、出汗、手抖、头晕、饥饿感、烦躁、全身无力等。若此时不处理,血糖继续下降,就会步入进行曲。 ②进行曲(较重的表现):患者此时可发生各种精神改变的表现,如多话、答非所问、异常兴奋、幻觉、又唱又跳、神志不清、发呆等,常被误认为是精神方面的问题而贻误治疗。若此时还不处理,血糖再继续下降,下一步就到终结曲了。 ③终结曲(很重的表现):患者此时会完全失去知觉、抽搐、昏迷,最后变成植物人状态,甚至会死亡。 糖尿病患者病史超过5年,低血糖的一些症状慢慢地就会消失。比如,过去血糖偏低时会出现饥饿、出汗、焦虑及心率增快等症状,但现在这些症状则越来越不明显,甚至有时毫无知觉,而有时仅表现为困倦。 若糖尿病患者及其家人在识别低血糖方面有困难,最简单的办法是: 一旦患者出现异常的、不舒服的感觉,或家人发现患者有和往常不一样的言行举止等,就立即测一下血糖,看看到底是不是低血糖;如果当时没有条件测定血糖,可进食一些含糖食物(如糖果)或含糖饮料,症状缓解的话,就证明低血糖的可能性很大。 注意,必须是在患者意识清楚时才可以进食,要是患者昏迷、意识不清,是不能进食的。 1,336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1,336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低血糖or高血糖,哪个更可怕?

糖尿病,简单地说,就是身体调节血糖的某个“零部件”出了问题,导致血糖升高。 糖尿病可以说是个难缠的“主儿”,一旦和这个“糖魔”有了瓜葛,“降魔”道路可就漫长了。有“降魔”经验的病友一定有过这样的体会:这个“糖魔”不好对付,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只要一放松警惕,“他”就会派高血糖、低血糖两兄弟来给你点颜色看看。 在降“糖魔”的路上,每个患者都会和高血糖、低血糖这两兄弟碰面交手的。 人们往往认为,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主的疾病,血糖低一点总比高一点好。⚠️其实,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可怕,因为高血糖和低血糖这两兄弟性格迥异。 高血糖是个“慢性子”,主要打“持久战”,会一点一点地伤害人体,暂时不会影响生命。高血糖对人体的伤害一般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所以它的危害性是以年来计算的。 而低血糖是个“急性子”,如果不及时“修理”,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摧残”人体。⚠️要是超过6小时,发生的脑组织损伤根本不能恢复;时间再长一些,就会导致死亡;即便在深度昏迷时抢救过来,最后也会变成植物人状态⚠️。 所以,低血糖的危害性,要以分钟来计算。   1,205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1,205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益生菌(房客)能不能在肠里住下了,能住多久,这有几个关键点

益生菌(房客)能不能在肠里住下了,能住多久,这有几个关键点 1️⃣房客自己的状态,有的房客就是短租,有的喜欢长租(部分乳酸菌和双歧杆菌) 2️⃣房东(我们自己)能不能提供租客喜欢的环境,自己的肠道里是好菌多还是坏菌多。 同时,周边的配套设施是否完备,也就是讲租客能不能有足够的食物(各种纤维素)。 3️⃣租客是否可以有足够数量来创造环境,这就关系到剂量   选择益生菌: 看菌株 看数量 看认证 看是否有缓释保护 看是否有益生元等   1,098 total views, 8 views today

1,098 total views, 8 views today

麦角硫因,最新一代的抗老大‘蘑’王

麦角硫因,最新一代的抗老大‘蘑’王,因为它是从蘑菇里提取的。麦角硫因又被称为维生素L,长寿维生素,是最近这一年很火的一个补充剂。 『麦角硫因』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称号,比如“长寿维生素”、“自由基绞杀器”、“抗衰大魔王”等等 麦角硫因是一种抗氧化氨基酸,最初于1909年在麦角真菌中被发现。 麦角硫因主要由蘑菇等真菌产生。人体无法自行合成麦角硫因,所以必须从饮食中摄取。从前,科学界对麦角硫因的兴趣不大,直到2005年,当时药理学教授德克.格伦德曼(Dirk Grundemann)发现,所有哺乳动物的体内都有一个机制,会迅速将麦角硫因吸入红血球中,随后,红血球将麦角硫因运输到全身各处,它们会在氧化压力最严重的组织中积累。这一发现使得科学界开始大力关注麦角硫因在人体健康中所扮演的角色。 主要来源是菇类的食物和菇类的药材 作用 麦角硫因(Ergothioneine)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 抗氧化:能有效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抗炎: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 细胞保护:维护细胞膜和DNA的完整性,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害。 神经保护:可能有助于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 抗衰老:通过减少氧化损伤,延缓衰老过程。 免疫调节:调节免疫细胞功能,增强免疫反应。 重点: 1.可以进入细胞线粒体,保护细胞发电厂线粒体的功能正常,避免损伤 2. 抗氧化,延缓衰老 ,清除自由基 ,其抗氧化能力是 VE的6000倍,辅酶Q10的两倍,虾青素的三倍。 3. 天然的消炎症:可以减少体内慢性炎症的水平。 4. 可以被血管内皮吸收,起到防止心血管内皮障碍作用。降低以血管疾病的风险。 5. 对眼睛视力帮助,降低眼疾风险 6. 可进入大脑,保护神经细胞 7. 帮助DNA修复,抑制癌细胞的形成,降低癌症的风险 等等 其它功效像:抵御紫外线带来的伤害,美颜效果值得期待,运动耐力提升,有效肝脏,预防肝损伤 ,缓解高血糖或糖尿病所带来的系列问题! 来源 麦角硫因主要存在于蘑菇、燕麦、黑豆等食物中,人体无法自行合成,需通过饮食获取 剂量 麦角硫因的安全剂量尚未明确,但适量摄入(如5-30毫克/天)在研究中表现良好。建议优先通过食物获取,现在营养补剂的价格已经下来了,对普通人也是个很好的补充选择! 6,469 total views, 48 views today

6,469 total views, 48 views today

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每年大约有28万人自杀,其中40%患有抑郁症

💕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其中抑郁症为3.4%。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每年大约有28万人自杀,其中40%患有抑郁症。由抑郁研究所联合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等共同打造的《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 💕抑郁症患者中,女性占比为68%,远高于男性。女性抑郁症的患病率约为男性的2倍。抑郁症不仅会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到她们的社交关系、职业生涯和自我价值感,而且会由于生理激素和外界刺激等因素而使她们的病情变得更加复杂。 💕长期抑郁都有哪些方面影响呢? 1⃣️心理健康影响: – 长期抑郁的患者极易出现消极、悲观或自卑的心理,对任何事情都感到困难重重,对前途悲观绝望。 – 抑郁症患者可能出现自杀倾向,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后果。 2⃣️ 大脑功能下降: – 患者通常会感到思维困难,脑力劳动的效率明显下降,感觉整个头脑很乱,基本上丧失正常的逻辑思考能力。 3⃣️ 睡眠障碍: – 长期抑郁的患者会经常出现失眠或睡眠时间紊乱等情况,尤其是在清晨3~5时醒来,此时自杀的可能性也最大。 4⃣️ 诱发躯体疾病: – 抑郁症患者患心脏病的可能性比正常人多2倍,遭遇中风的概率会增加3倍。 – 心情抑郁会使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发生变化,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性欲减退、便秘、阳痿、闭经、乏力等典型症状。 5⃣️缩短寿命: – 经过长期研究发现,由抑郁症导致功能失调而引起的死亡率,甚至和糖尿病、心脏病、癌症病人一样高。 6⃣️生理变化: – 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 – 心率加快或降低,呼吸加快,甚至胸闷气短,胸痛等。 如何自救? 采用健康生活方式 运动与饮食:鼓励他们适度运动和保持健康饮食。 规律作息:帮助他们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 能量 晒太阳 – 提升体内能量和维他命D水平 营养素补充 – 不起眼的营养素,却能在维持情绪稳定上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 来自DEEPSEEK的答案 某些营养素在缓解抑郁症症状方面可能起到积极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营养素不能替代专业治疗,如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以下是一些可能对抑郁症患者有帮助的营养素: 1. Omega-3脂肪酸 作用:Omega-3对大脑功能至关重要,可能有助于减轻抑郁症状。 来源:深海鱼(如三文鱼、沙丁鱼)、亚麻籽、核桃、奇亚籽。 2. 维生素D 作用:维生素D缺乏与情绪低落有关,补充可能改善情绪。 来源:阳光照射、强化食品(如牛奶、橙汁)、鱼肝油。 3. B族维生素 Read more…

12,389 total views, 79 views today

 肥胖有什么健康危害?

肥胖 可导致较高的早期死亡风险,并增加总体死亡率。肥胖与各种慢性病、肿瘤等发生相关,包括糖尿病、脑卒中、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骨关节炎和胆结石等。此外,肥胖还会带来不良的心理和社会后果。 而且,研究还表明,肥胖与新冠肺炎的不良结局(包括死亡)密切相关,越胖的人,得新冠后的不良结局越大。 肥胖引发的健康问题多多,所以减肥就得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不过,减肥前最好要先做个体检。 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如心脏病、肝病、肾病、胰岛素抵抗、甲减等,减肥需要谨慎,在控制病情的情况下进行,有专业的指导,且不宜过度劳累。 减肥还要确定体重和体脂率确实在健康范围之外,而不是过分追求“瘦”。要知道减肥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健康。而过分的瘦,也是一种病态。   16,190 total views, 50 views today

16,190 total views, 50 views today

冬季被认为是减肥的黄金时期

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基础代谢率提高 在寒冷的环境中,身体为了维持正常的体温,会提高基础代谢率,这意味着身体在休息时也会消耗更多的卡路里,有助于燃烧脂肪。 2、棕色脂肪活跃 冬季,人体中的棕色脂肪活性增强,这种脂肪有助于燃烧热量,从而加速脂肪的消耗。 3、改善睡眠质量 体重减轻后,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而良好的睡眠又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形成良性循环。 4、预防骨质疏松 冬季适量的户外活动有助于身体对钙的吸收,从而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 5、提高记忆力 虽然冬季户外活动减少,但研究表明,适量的饮食控制可以帮助减少体重,从而间接提高记忆力和大脑功能。 为什么 要减肥? 肥胖有什么健康危害? 肥胖可导致较高的早期死亡风险,并增加总体死亡率。肥胖与各种慢性病、肿瘤等发生相关,包括糖尿病、脑卒中、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骨关节炎和胆结石等。此外,肥胖还会带来不良的心理和社会后果。 而且,研究还表明,肥胖与新冠肺炎的不良结局(包括死亡)密切相关,越胖的人,得新冠后的不良结局越大。 肥胖引发的健康问题多多,所以减肥就得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不过,减肥前最好要先做个体检。 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如心脏病、肝病、肾病、胰岛素抵抗、甲减等,减肥需要谨慎,在控制病情的情况下进行,有专业的指导,且不宜过度劳累。 减肥还要确定体重和体脂率确实在健康范围之外,而不是过分追求“瘦”。要知道减肥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健康。而过分的瘦,也是一种病态。   16,016 total views, 43 views today

16,016 total views, 43 views today

“熬夜=爆肝”实锤!

“熬夜=爆肝”实锤! “早上困,中午困,下午困,晚上一拿手机就不困” “熬最长的夜,敷最贵的面膜” “三点睡五点起,阎王夸我好身体”…… 在这个“月亮不睡我不睡”的时代,熬夜仿佛成了一种新时尚。 上海交大:睡不够或太多、常失眠、打鼾、白天犯困的人,新发严重脂肪性肝病风险增加16-78% 《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居民的平均睡眠时长为6.75小时,甚至有28%的人夜间睡眠时长不足6小时。睡不着、睡不深、睡不够等问题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 正如大家调侃得那样“晚上不睡,白天崩溃”,崩溃的不仅是精神,还有身体的方方面面!熬夜使得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提升92%;增加海马体中抑制神经元活动,破坏记忆巩固;导致癌症的发生等等。 早在2007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就把熬夜(包括昼夜节律打乱的轮班工作)定义为2A类致癌物 最新的研究又发现了熬夜/不良睡眠习惯的一大新“罪证”——基于超30万人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睡眠质量差、肾功能指标不良与新发严重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的风险显著增加有关。 看来,常熬夜、睡不好,真伤肝!“肝不动了”还真不是句玩笑话。 睡不好,真伤肝!所以,平时尽可能减少“报复性熬夜”,让身体内的器官也“松一口气”吧~如果总是睡不好觉?可以试试之前提到过的——睡前4小时进行抗阻运动!   7,134 total views, 13 views today

7,134 total views, 13 view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