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低血糖的措施

①吃好晚饭。如果糖尿病患者摄入晚饭的量不能维持整个夜间所需的能量,就容易发生夜间低血糖。有资料表明,50%的严重低血糖发生在午夜和早晨8点之间(通常在凌晨4点左右)。所以,睡前血糖一般不要低于5mmol/L。如果频繁发生夜间低血糖,则需要将闹钟定在凌晨3点,此时测量的血糖如果低于3.9mmol/L,就要适当吃一些食物补充能量了。 ②糖尿病患者应避免在空腹时剧烈运动,在伴有进食减少、腹泻、呕吐等情况时,要及时调整降糖治疗方案,防止发生低血糖。 ③糖尿病患者若长期使用胰岛素或降血糖药,一定要勤测血糖,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 ④提倡糖尿病患者随身携带一些甜食。 ⑤糖尿病患者忌餐时饮酒,因为酒精是可以引发低血糖的。 如何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 身体代谢问题   3,641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3,641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低血糖三部曲

低血糖不是一种疾病。对于没有糖尿病的人来说,如果血糖低于2.8mmol/L,即可确诊为低血糖;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的标准就要上调了,血糖低于3.9mmol/L就是低血糖,需要立即采取行动,“赶走”低血糖。但低血糖有“七十二变”的本事,表现多样,识别起来十分困难。 临床上,低血糖的症状可总结为“三部曲”。 ①序曲(较轻的表现):心慌、出汗、手抖、头晕、饥饿感、烦躁、全身无力等。若此时不处理,血糖继续下降,就会步入进行曲。 ②进行曲(较重的表现):患者此时可发生各种精神改变的表现,如多话、答非所问、异常兴奋、幻觉、又唱又跳、神志不清、发呆等,常被误认为是精神方面的问题而贻误治疗。若此时还不处理,血糖再继续下降,下一步就到终结曲了。 ③终结曲(很重的表现):患者此时会完全失去知觉、抽搐、昏迷,最后变成植物人状态,甚至会死亡。 糖尿病患者病史超过5年,低血糖的一些症状慢慢地就会消失。比如,过去血糖偏低时会出现饥饿、出汗、焦虑及心率增快等症状,但现在这些症状则越来越不明显,甚至有时毫无知觉,而有时仅表现为困倦。 若糖尿病患者及其家人在识别低血糖方面有困难,最简单的办法是: 一旦患者出现异常的、不舒服的感觉,或家人发现患者有和往常不一样的言行举止等,就立即测一下血糖,看看到底是不是低血糖;如果当时没有条件测定血糖,可进食一些含糖食物(如糖果)或含糖饮料,症状缓解的话,就证明低血糖的可能性很大。 注意,必须是在患者意识清楚时才可以进食,要是患者昏迷、意识不清,是不能进食的。 1,333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1,333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低血糖or高血糖,哪个更可怕?

糖尿病,简单地说,就是身体调节血糖的某个“零部件”出了问题,导致血糖升高。 糖尿病可以说是个难缠的“主儿”,一旦和这个“糖魔”有了瓜葛,“降魔”道路可就漫长了。有“降魔”经验的病友一定有过这样的体会:这个“糖魔”不好对付,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只要一放松警惕,“他”就会派高血糖、低血糖两兄弟来给你点颜色看看。 在降“糖魔”的路上,每个患者都会和高血糖、低血糖这两兄弟碰面交手的。 人们往往认为,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主的疾病,血糖低一点总比高一点好。⚠️其实,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可怕,因为高血糖和低血糖这两兄弟性格迥异。 高血糖是个“慢性子”,主要打“持久战”,会一点一点地伤害人体,暂时不会影响生命。高血糖对人体的伤害一般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所以它的危害性是以年来计算的。 而低血糖是个“急性子”,如果不及时“修理”,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摧残”人体。⚠️要是超过6小时,发生的脑组织损伤根本不能恢复;时间再长一些,就会导致死亡;即便在深度昏迷时抢救过来,最后也会变成植物人状态⚠️。 所以,低血糖的危害性,要以分钟来计算。   1,203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1,203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维他命D 不为人知的十大功效

长久以来,大家认识 维他命D(Vitamin D)都不外有助骨质,补钙时不可或缺,但甚少会知道它还有甚麽其他功效。其实,维他命D的好处多不胜数,近年科学家都纷纷对维他命D作大量研究,证实维他命D相关的病症多达数十种,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科学家发现,人体超过30个器官中,细胞的细胞核上都存在维他命D的受体(Receptor),使维他命D能够指挥细胞传递特定信号丶影响基因表达。藉着这两大功能,维他命D成为守护我们健康的重要功臣! 【维他命D的十大功效】 帮助骨骼生长 补钙健骨是维他命D最广为周知的一大功效。维他命D促进肠道中钙的吸收,维持足够的血清钙和磷酸盐浓度,使骨骼正常矿化,并防止低 血钙性手足抽搐症(hypocalcemic tetany)。脂溶性维他命D3不足时,就会影响钙质摄入,引起血钙功能调节紊乱,出现抽筋痉挛等症状。另外,它也是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骨骼生长和骨重塑所必需的。 没有足够的维他命D,骨骼会变得薄弱,脆弱或畸形。因此维他命D充足可预防小儿佝偻病和成人骨软化。 与钙丶磷一起补充也有助於保护老年人避免骨质疏松症。 (圖片來源: 網上圖片)   预防癌症 实验室和动物证据以及流行病学数据皆表明,人体维他命D水平可能影响罹患的癌症风险。 强大的生物和机制基础表明,维他命D在预防结肠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方面发挥作用。 新兴的流行病学数据表明,维他命D可能对结肠癌有保护作用。 在一项前瞻性研究中证实,维他命D在预防结肠癌方面发挥作用。该研究调查了3,121名年龄≥50岁(96%男性)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成年人,结果发现,10%至少有一个晚期癌变病灶;然而, 维他命D摄入量最高(> 645 IU /天)的患者发生这些病变的风险显着降低。 结直肠癌死亡率与血清25(OH)D浓度呈负相关。 来自10个西欧国家的参与者进行的一项大型观察性研究也发现,诊断前25(OH)D浓度与结直肠癌风险之间存在强烈的负相关性,説明维持体内一定的维他命D浓度水平可以抑制癌细胞生长。 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 维他命D可调节副甲状腺荷尔蒙及血钙浓度,间接影响心脏功能。最近愈来愈多的证据显示,缺乏维他命D与周边血管疾病丶心律不整丶冠心症与心脏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有密切关连。英国一项研究发现,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率跟每天的日照时间(hours of sunlight)成反比,而日照时间是影响人体合成维他命D分量的重要因素。所调查的16000多名成人中,有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的人,其维他命D缺乏的比率比没有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的人更高。 而另一项对40~75嵗的无冠状动脉疾病史的健康男性的十年追踪显示,维他命D严重缺乏者(<15 ng/ml)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增加两倍。此外,在心脏衰竭病患中,骨质疏松和维他命D缺乏也是常见的并发症。而对於末期心脏衰竭等待换心手术之病患,缺乏维他命 D缺乏者也妨碍其术後疗愈过程。 (圖片來源: 網上圖片)   调节血压 高血压是世界上最致命的慢性疾病之一。 导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许多,包括年龄丶种族丶烟酒过度丶高盐摄入量等。早前,人们已经认识到高血压在一年中寒冷的月份以及远离太阳辐射减少的赤道很远的地区更为普遍。 从赤道偏离每10度,血压和高血压分别上升2.5 mm Hg和2.5%而最近研究显示,低维他命D水平也是其中一个风险因素。 丹麦2012年的一项实验着眼於维他命D补充剂对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的作用。 20周後,人们每天服用3000 IU维他命D或安慰剂药丸。 研究人员测量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血压,发现维他命D组的人血压降低程度高於服用安慰剂的人。 研究开始时维他命D组维他命D水平较低的人血压下降幅度更大。 维他命D可能更有效地降低维他命D水平低的人的血压。因此,维他命D也可以帮助调节血压,降低高血压风险。 控制体重 夏日将至,摆脱厚重衣物的束缚之後,不少爱美人士却又开始为瘦身塑形发愁。其实,维他命D对减肥丶控制体重有莫大功用。人体细胞需要维他命D才能正常工作,当中也包括瘦身族丶健身族避之不及的脂肪细胞。 维他命D就像一把钥匙,可以启动你身体的溶脂机制,身体中的特殊受体接收维他命D信号,再决定你应该燃烧脂肪还是将其储存。 同时,大脑中的受体需要维他命D来控制饥饿和欲望,以及提高情绪升高化学血清素的水平。维他命D同时优化你身体吸收其他重要的减肥营养素的能力,尤其是钙。 当身体缺乏钙质时,脂肪酸合成酶可以增加5倍,而这种酶会将卡路里不断转化为脂肪。 在英国营养学杂志 2009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肥胖女性每天摄取1,200毫克钙并持续15周,结果比每天只摄入不足600毫克的女性减重多达6倍。 而维他命D辅助钙的吸收,提供身体所需的脂肪并燃烧多馀的脂肪,可以将减轻体重速度提高70%。因此,经常补充维他命D可以保持肌肉质量,增加新陈代谢,帮助你塑造自己理想的体重和身形。 (圖片來源: 網上圖片)   预防糖尿病 胰岛素是负责调节血糖水平的激素。正常情况下,胰岛素会抑制肝脏葡萄糖的释出;但出现胰岛素抵抗时,细胞无法对肌肉丶肝脏及脂肪组织中正常浓度的胰岛素作出适当反应,使肝脏将多馀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而这便是引发第二型糖尿病的前兆。 有研究发现,维他命D有助於提高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抵抗的风险。正常人体内的维他命D水平应在20-56ng/ml(50-140nmol/L)之间,但将体内维他命D的含量提高到60-80 ng / ml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这对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维他命D可以保护丶增强胰腺里的β细胞,影响胰岛素合成,从而能帮助预防糖尿病。 此外,肥胖与糖尿病之间也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两者互相作用,甚至造成恶性循环。学界发现患者愈肥胖,身体会对胰岛素产生愈大的抗阻,胰岛素的需求因而愈高。但若不断增加医生处方的糖尿药物剂量,药物的副作用也会随之而来:患者更容易感到肌饿,不自觉地过量进食,反而令血糖水平愈来愈高。而增加维他命D可以帮助降低肾上腺产生的应激激素皮质醇水平,减少腹部脂肪,从而降低因肥胖而加重糖尿病病情的风险。 Read more…

29,887 total views, 5 views today

《深谈NMN系列-糖尿病-4》 NMN 可改善糖尿病造成的脑相关血管细胞对压力的反应

中国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科研团队发现,糖尿病患者罹患出血性中风的风险增加 50%,被认为是由糖尿病发展过程中 脑中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引起的。向小鼠内皮细胞补充 NMN 可以减少细胞死亡并改善粒线体的功能,进而预防糖尿病患者的脑内皮细胞分解和最终的出血性中风。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NMN可以保护脑内皮细胞免受有害的氧化应激,并且防止氧化应激诱导的线粒体损伤,同时改善脑血管完整性以应对糖尿病等代谢紊乱引起的氧化应激。因此NMN可能可以预防糖尿病患者的脑内皮细胞分解和最终的出血性中风。 全文连结:【科技文献】NMN可改善脑相关血管细胞对压力的反应 – John哥谈健康 (johnhealth.blog) Deng, X., Liang, X., Yang, H., Huang, Z., Huang, X., Liang, C., Kuang, Y., Qin, Y., Lin, F. and Luo, Z. (2020), 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 (NMN) protects bEnd.3 cells against H2O2‐induced damage via NAMPT and the NF‐κB p65 signalling pathway. FEBS Read more…

10,745 total views, 3 views today

Reserve如何帮助糖尿病患者

Reserve不是药_却帮助很多人找回健康。 Reserve如何帮助糖尿病患者 ?

#糖尿病併发症】带给患者极大的痛苦。以目前的中、西医治疗方案,只能延迟其发生。糖尿病的併发症或迟或早都会出现,一旦出现,患者需服用各种药物控制併发症,带来许多药物的副作用。 (more…)

106,239 total views, 36 views today

《深谈NMN系列-糖尿病-3》 神经科学家恢复糖尿病大鼠的记忆缺陷和脑细胞损失

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科研团队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大脑经常因NAD+水平降低而发生变化,造成罹患阿滋海默症的生物标志。服用NMN後,糖尿病小鼠海马回(掌管空间学习和记忆的能力的脑区)的能量压力和粒线体的工作量都得到缓解,而且 SIRT1 水平在接受 NMN 後恢复到与非糖尿病大鼠相同的水平!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NMN 可防止糖尿病引起的 NAD+ 水平下降,使 SIRT1 蛋白水平正常化,并改善由 NAD+ 介导的粒线体功能等下游活动,以保护神经元免受糖尿病引起的神经元退化。 这项研究表明,预防糖尿病引起的 NAD+ 耗竭的药物和激活 SIRT1 的分子可能对糖尿病大脑的恶化有帮助。 全文连结:【科技文献】神经科学家恢复糖尿病大鼠的记忆缺陷和脑细胞损失 – John哥谈健康 (johnhealth.blog) Chandrasekaran K, Choi J, Arvas MI, Salimian M, Singh S, Xu S, Gullapalli RP, Kristian T, Russell JW. 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 Administration Prevents Experimental Diabetes-Induce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Loss Read more…

5,442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深谈NMN系列-糖尿病-2》 NMN增加糖尿病前期女性的肌肉胰岛素敏感性

2型糖尿病的致病机转是「胰岛素阻抗」或「胰岛素敏感度下降」。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会使周边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造成血液中的葡萄糖无法顺利进入到细胞中,出现血糖偏高的状况,进而导致难以促进肌肉蛋白合成。同时患者怕血糖过高,严格饮食控制可能蛋白质摄取不足,种种情况叠加之下,使糖尿病肌肉流失情况十分常见。 (more…)

14,095 total views, 9 views today

第二代白藜芦醇 – 紫檀芪 的一些功效

紫檀芪 的抗糖尿病活性
在动物模型中,紫檀芪已被证明能够降低体重增加、血糖、肝脏脂肪、血浆胆固醇、肥胖、炎症生物标志物。对紫檀芪的研究表明,它可以改善与糖尿病相关的风险因素。
紫檀芪调控糖代谢
科学家发现在高糖饮食的大鼠中,同时喂养紫檀芪能够显著降低大鼠体重。紫檀芪还可以改善高糖饮食大鼠的血糖控制、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调节糖代谢从而改善血糖控制。

(more…)

13,952 total views, 5 views today

《深谈NMN系列-糖尿病-1》 NMN 帮助小鼠逆转饮食和年龄诱发的糖尿病

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简称IDF)表示,2019年全球大约有4.63亿位成年人(20~79岁)有糖尿病,估计到了2045年将会上升至7亿。其中,65岁以上的族群中,有1/5的人患有糖尿病。全球可能还有2.32亿的糖尿病患者还未被诊断…其中约 90% 至 95% 患有 2 型糖尿病。 (more…)

3,237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