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他命D 不为人知的十大功效

长久以来,大家认识 维他命D(Vitamin D)都不外有助骨质,补钙时不可或缺,但甚少会知道它还有甚麽其他功效。其实,维他命D的好处多不胜数,近年科学家都纷纷对维他命D作大量研究,证实维他命D相关的病症多达数十种,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科学家发现,人体超过30个器官中,细胞的细胞核上都存在维他命D的受体(Receptor),使维他命D能够指挥细胞传递特定信号丶影响基因表达。藉着这两大功能,维他命D成为守护我们健康的重要功臣! 【维他命D的十大功效】 帮助骨骼生长 补钙健骨是维他命D最广为周知的一大功效。维他命D促进肠道中钙的吸收,维持足够的血清钙和磷酸盐浓度,使骨骼正常矿化,并防止低 血钙性手足抽搐症(hypocalcemic tetany)。脂溶性维他命D3不足时,就会影响钙质摄入,引起血钙功能调节紊乱,出现抽筋痉挛等症状。另外,它也是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骨骼生长和骨重塑所必需的。 没有足够的维他命D,骨骼会变得薄弱,脆弱或畸形。因此维他命D充足可预防小儿佝偻病和成人骨软化。 与钙丶磷一起补充也有助於保护老年人避免骨质疏松症。 (圖片來源: 網上圖片)   预防癌症 实验室和动物证据以及流行病学数据皆表明,人体维他命D水平可能影响罹患的癌症风险。 强大的生物和机制基础表明,维他命D在预防结肠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方面发挥作用。 新兴的流行病学数据表明,维他命D可能对结肠癌有保护作用。 在一项前瞻性研究中证实,维他命D在预防结肠癌方面发挥作用。该研究调查了3,121名年龄≥50岁(96%男性)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成年人,结果发现,10%至少有一个晚期癌变病灶;然而, 维他命D摄入量最高(> 645 IU /天)的患者发生这些病变的风险显着降低。 结直肠癌死亡率与血清25(OH)D浓度呈负相关。 来自10个西欧国家的参与者进行的一项大型观察性研究也发现,诊断前25(OH)D浓度与结直肠癌风险之间存在强烈的负相关性,説明维持体内一定的维他命D浓度水平可以抑制癌细胞生长。 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 维他命D可调节副甲状腺荷尔蒙及血钙浓度,间接影响心脏功能。最近愈来愈多的证据显示,缺乏维他命D与周边血管疾病丶心律不整丶冠心症与心脏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有密切关连。英国一项研究发现,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率跟每天的日照时间(hours of sunlight)成反比,而日照时间是影响人体合成维他命D分量的重要因素。所调查的16000多名成人中,有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的人,其维他命D缺乏的比率比没有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的人更高。 而另一项对40~75嵗的无冠状动脉疾病史的健康男性的十年追踪显示,维他命D严重缺乏者(<15 ng/ml)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增加两倍。此外,在心脏衰竭病患中,骨质疏松和维他命D缺乏也是常见的并发症。而对於末期心脏衰竭等待换心手术之病患,缺乏维他命 D缺乏者也妨碍其术後疗愈过程。 (圖片來源: 網上圖片)   调节血压 高血压是世界上最致命的慢性疾病之一。 导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许多,包括年龄丶种族丶烟酒过度丶高盐摄入量等。早前,人们已经认识到高血压在一年中寒冷的月份以及远离太阳辐射减少的赤道很远的地区更为普遍。 从赤道偏离每10度,血压和高血压分别上升2.5 mm Hg和2.5%而最近研究显示,低维他命D水平也是其中一个风险因素。 丹麦2012年的一项实验着眼於维他命D补充剂对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的作用。 20周後,人们每天服用3000 IU维他命D或安慰剂药丸。 研究人员测量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血压,发现维他命D组的人血压降低程度高於服用安慰剂的人。 研究开始时维他命D组维他命D水平较低的人血压下降幅度更大。 维他命D可能更有效地降低维他命D水平低的人的血压。因此,维他命D也可以帮助调节血压,降低高血压风险。 控制体重 夏日将至,摆脱厚重衣物的束缚之後,不少爱美人士却又开始为瘦身塑形发愁。其实,维他命D对减肥丶控制体重有莫大功用。人体细胞需要维他命D才能正常工作,当中也包括瘦身族丶健身族避之不及的脂肪细胞。 维他命D就像一把钥匙,可以启动你身体的溶脂机制,身体中的特殊受体接收维他命D信号,再决定你应该燃烧脂肪还是将其储存。 同时,大脑中的受体需要维他命D来控制饥饿和欲望,以及提高情绪升高化学血清素的水平。维他命D同时优化你身体吸收其他重要的减肥营养素的能力,尤其是钙。 当身体缺乏钙质时,脂肪酸合成酶可以增加5倍,而这种酶会将卡路里不断转化为脂肪。 在英国营养学杂志 2009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肥胖女性每天摄取1,200毫克钙并持续15周,结果比每天只摄入不足600毫克的女性减重多达6倍。 而维他命D辅助钙的吸收,提供身体所需的脂肪并燃烧多馀的脂肪,可以将减轻体重速度提高70%。因此,经常补充维他命D可以保持肌肉质量,增加新陈代谢,帮助你塑造自己理想的体重和身形。 (圖片來源: 網上圖片)   预防糖尿病 胰岛素是负责调节血糖水平的激素。正常情况下,胰岛素会抑制肝脏葡萄糖的释出;但出现胰岛素抵抗时,细胞无法对肌肉丶肝脏及脂肪组织中正常浓度的胰岛素作出适当反应,使肝脏将多馀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而这便是引发第二型糖尿病的前兆。 有研究发现,维他命D有助於提高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抵抗的风险。正常人体内的维他命D水平应在20-56ng/ml(50-140nmol/L)之间,但将体内维他命D的含量提高到60-80 ng / ml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这对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维他命D可以保护丶增强胰腺里的β细胞,影响胰岛素合成,从而能帮助预防糖尿病。 此外,肥胖与糖尿病之间也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两者互相作用,甚至造成恶性循环。学界发现患者愈肥胖,身体会对胰岛素产生愈大的抗阻,胰岛素的需求因而愈高。但若不断增加医生处方的糖尿药物剂量,药物的副作用也会随之而来:患者更容易感到肌饿,不自觉地过量进食,反而令血糖水平愈来愈高。而增加维他命D可以帮助降低肾上腺产生的应激激素皮质醇水平,减少腹部脂肪,从而降低因肥胖而加重糖尿病病情的风险。 Read more…

33,497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

每‬‬天都好好吃饭还需要吃营养素吗?如‬‬果要吃 营养素 ,吃多少量合适呢?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每‬‬天都好好吃饭还需要吃营养素吗?如‬‬果要吃 营养素 ,吃多少量合适呢? ✅答案是:您的生活标准在哪里,那就是答案。 维‬‬持活着:你甚至还需要维C的摄取,否则都会生病; 普‬‬通活着:需要应对活生常日‬‬中的各种支出,必须要有基本营养素的补充; 健康的活着:我‬‬们说过健康是个很高的标准,这就需‬‬要均衡全面的补充; 改善慢性病:你的营养银‬‬行已经欠账,均‬‬衡全面不够了,还需‬‬要更优化的营养素补充。 2,178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2,178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永远不要拒绝跟你 谈健康 的朋友⋯ 医疗有极限,营养是关键。

永远不要拒绝跟你谈健康的朋友⋯ 医疗有极限,营养是关键。 👉👉👉别悔不当初👈👈👈 悔不当初的养生机会⋯ 第一次去找朋友,推荐他买保健食品,他说:「饭都没得吃了,那有闲钱买啊?」 第二次去找他,他说: 「我要和老婆商量一下。」 第三次去找他,他说: 「老婆不同意。」 第四次去找他,他说: 「我们买房子了,真的没钱了。」 第五次去找他,他说: 「我们又买车了。」 过了二年,他给我打了电话过来,说「我要买你们家的保健食品。」 我去了,问:「怎麽突然想买我们的产品?」 他:「最近老是感觉不舒服,去 医院检查,医生说是癌症,我一问,需要至少准备五百万!我哪有那麽多钱!听说保健食品可以治疗癌症!」 我说:「对不起,保健食品是保护健康人的身体,调理健康,协助您调节免疫力,帮助您提升医疗品质;但它不是神丹妙药!有病就要循正规医疗医治,绝不是吃了马上就治愈癌症;但若适时的配合正规治疗或许有机会,但没有人能保证,连医生也都不能保证治疗的成效。」 他,无助地看着我………… 意外发生在别人身上那叫「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那就是「事故」。 ✅保健不是等到出事了才做,而是平时就要重视。 如果说有一个杯子放在桌上是完好的… 医院作的事,是等杯子掉下来,看看怎麽修补~ 养生作的是,怎麽不让杯子掉下来~ ♥️有智慧的您⋯⋯明白了吗? 没有人会因为养生而破产! 却有人会因为一场大病而倾家荡产! 当您明白之後,就知道保健的意义了! 1,353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1,353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NMN见证分享】iHealth一 红斑狼疮 !

红斑狼疮 真实案 患者:李延平 年龄:65岁 地区:天津 求医过程???? 2020.4.18去海军总医院 2020525确诊红斑狼疮 2020.6.8.–6.13 协和医院以170斤降140斤降90来斤 2021.4月9号 吃上爱健康NMN刚开始吃一天2粒吃一周第2周一天吃10粒第3周一天吃20粒 现在各项指标恢复良好,可以扶着支撑走动,体重也恢复上升,气色面容恢复健康? 直接订购爱健康NMN :  点击会员官网(海外) 点击会员官网 (中国大陆) 免费注册会员 NMN是什么?为什么NMN可以帮到我们 12,861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12,861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越早知道药物真相越好,药愈吃,病愈难好!

人其实很微妙,只有生病时才会观注健康这件事,而长期服药的结果,让人遗忘了人体的自愈能力。造成慢性病的最大原因是来自”压力”,健康的心理(灵魂)影响着身体(肉体),要减少吃药,必须调整自己心理层面。 越早知道药物真相越好,药愈吃,病愈难好! 止痛药:易忽略疾病的警讯且慢性造成免疫力(自愈力)低下,提高罹癌的可能性。 胃药:抑制胃酸分泌,导致消化功能下降,阻碍营养素吸收,容易罹患肠胃炎等感染症。 安眠药:会造成白血球功能降低丶免疫力低下,出现痴呆症状,也容易变成药物依赖症。 退烧药:助长病毒攻击力,感冒迟迟无法痊愈,造成体力流失,免疫力也跟着下降。 抗生素:只能消灭细菌,无法消灭病毒,也会攻击体内的有益细菌,破坏肠道环境。 降高血压药:造成自立程度下降失去活力丶缺乏集中力丶脑袋不清楚,脚步不稳丶排尿困难。 降胆固醇药:抑制体内辅酶Q10产生,身体无法顺利制造能量。 16,907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

16,907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

MACA玛卡是什么?

玛卡是什么? 玛卡(Maca)或秘鲁人蔘(Peruvian Ginseng),学名:Lepidium meyenii,生长在秘鲁安第斯山脉高原,在该地区作为蔬菜作物种植至少 3000 年。玛卡最有营养价值的部位是根,它看起来类似萝卜的块茎,玛卡根有许多种颜色,如黄色、红色、紫色、黑色,不同颜色玛卡营养素略有不同,因此最佳摄取方式是以不同颜色的玛卡可以互补营养来源。玛卡根具有类似奶油糖的气味,通常被干燥并以粉末形式食用 [1]。 玛卡的营养组成有哪些? 玛卡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良好来源,脂肪含量低,含有相当多的纤维。它还含有一些必须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C、铜和铁。此外,还有各种植物化合物,包括硫代葡萄糖苷(Glucosinolate)和多酚。还有一定的脂肪酸,包括亚麻酸、棕榈酸和油酸,以及19 种胺基酸。 1999年美国科学家发现了玛卡中含有两类新的植物活性成份,玛卡酰胺(Macamide)和玛卡稀(Macaene),目前被认为是玛卡成分中具促进性功能的有效物质[2]。 玛卡被推荐的实证功效、好处有哪些? 增加男性和女性的性欲 性欲降低是成年人的常见问题。玛卡已被大量推广。 💡根据研究,它可以有效改善性欲 [3]。 2010 年一项临床研究,共有 131 名参与者,这些证据表示摄取玛卡六周以后可以改善性欲[4]。   提高男性生殖能力 男性生殖能力,精子的品质量和数量非常重要。 💡有一些证据表示,玛卡可以增强男性的生殖能力。最近的一篇研究,结果表示,玛卡可改善男性的精液品质 [5] [6]。其中一项研究包括 9 名健康男性。在摄取玛卡四个月后,研究人员发现精子的体积、数量和运动性增加[7]。   改善男性勃起功能障碍 玛卡对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也有好处。 💡一项研究表示每天摄取 2400 mg玛卡,连续 12 周,相较于安慰剂,使用玛卡的人群在勃起功能和性生活满意度皆有显著的改善效果 [8]。   缓解女性更年期的症状 更年期以女性生命中最后一次月经为分界点。此段期间因为雌激素下降,因此会有一些令人不舒服的症状,例如热潮红、阴道干燥、情绪波动、睡眠问题和烦躁等。 💡研究发现,每天食用玛卡2000-3500mg有助于缓解更年期症状,包括热潮红、睡眠中断和盗汗 [9] [10]。虽然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和玛卡具有平衡雌激素贺尔蒙有关。   改善情绪、减少焦虑 💡研究发现,玛卡含有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 ,可以改善心情并它降低焦虑和忧郁的症状,特别是在更年期妇女 [11] [12]。 💡这项研究是针对 14 名停经后妇女的研究发现,每天食用 3300mg玛卡连续 12 周可以减少焦虑和忧郁同时还可以降低血压 [13]。   提升运动表现和能量 玛卡是健身运动员和其他运动员的热门补充营养品。玛卡可以帮助增加肌肉、增加力量、增强体力和改善运动表现。 💡 Read more…

2,864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无菌性炎症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无菌性炎症,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但是很多人可能是完全一无所知的。在大部分人概念中,所认为的炎症就是感染性炎症,由病毒或细菌感染所引发的疾病。但实际上,感染性炎症只占所有炎症的30%,而70%的炎症都是无菌性炎症 什么是无菌性炎症,无菌性炎症是指人体内的因物理或化学因素所引发的炎症。什么叫物理引发的?比如说血液无法流通、神经信号无法传递就是属于物理性问题;什么是化学性的问题。我们身体内有大量的激素,需要合成或者需要分解,如果合成或分解出现问题就属于化学问题。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的颈痛、肩痛,包括腰痛、关节痛等,绝大部分都是属于无菌性炎症。 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炎症,是人体对外界或者内在所形成的一种防御性的反应。炎症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所传递的信号,如红、肿、热、痛和功能性的障碍。稍微解释一下,什么是功能性障碍,比如无法抬起头,或者无法发出声音,这都属于功能性障碍。 无菌性炎症的特点是在有问题的身体局部,找不到任何微生物侵害的迹象。最大的误区是,我们面对很多无菌性炎症,习惯性用抗菌和消炎的药物来进行治疗,但实际上它们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而且有害。当然有些常识是大家都知道的,比如说,颈椎病就不会吃抗生素来解决,但是慢性鼻炎、慢性前列腺炎,也是属于无菌性炎症哦,但很多人可能就会使用抗生素来解决。 常见的无菌性炎症有哪些,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椎管狭窄、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膝,足跟骨刺各骨关节病等等,实际上,无菌性炎症的种类远远比这个要多,在这里仅仅只给大家做一个科普性了解。 无菌性炎症是怎么形成的,简单理解,因为微循环产生问题,然后导致局部缺乏氧气,或者营养物质无法供应,同时无法带走产生的代谢物,从而形成了炎症。为什么我们的身体会很容易形成无菌性炎症?大家了解一下我们身体的结构就能够略知一二。 毛细血管是身体最主要的物质交换场所,但是你是否知道,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发丝的1/20;它的长度,这里指最长的毛细血管,比我们身体的汗毛还要短,但是它的总长度却是十分惊人的,达到15万公里;毛细血管里血液的流速只有每秒0.41mm,极其缓慢。通过这几个数据,大家就能够感到,实际上我们的微循环系统是一个相对比较脆弱的体系,容易引发各种问题。 形成无菌性炎症的诱因有哪些?比如常见的受寒,因为受寒以后肌肉紧缩,形成血液循环不畅引发,所以说为什么到了冬天,我们的身体很容易出问题;另外,就是不正确的姿势,比如经常坐在电脑前和经常低头看手机等,都容易形成无菌性炎症。还有就是过度运动,为什么说运动也会产生无菌性炎症。因为运动身体内就会产生代谢物质,当代谢的速度远大于排泄的速度时,就会形成堆积,最终引发无菌性的炎症。还有一点就是逐渐老去,随着我们身体的变老,我们整个的代谢系统和循环系统都会逐渐变得无比的脆弱,所以为什么往往年纪大的人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疼痛,实际上它都是无菌性炎症的一种表现,当然,这里还有很多其他诱因,这里我们就不一一进行列举了。 无菌性炎症整个的发展过程是这样的,当某个点被堵塞,在堵塞点后就会发生局部缺氧, 包括营养物质无法输送过去。当长时间无法得到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细胞就会出现损伤,渗出粘液,粘液刺激到肌肉的末梢神经,引起肌纤维痉挛。肌肉中有很多肌纤维,所以当一根肌纤维痉挛的时候,实际上可能是一点感觉都没有的。 但是随着细胞坏损的量越来越大,渗出的粘液越来越多,就会有更多的肌纤维出现痉挛,最后出现肌肉强制收缩,发生功能性障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无菌性炎症,比如颈、肩、腰的问题,都不是一天形成的,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形成过程。比如说落枕,它就是一个典型的无菌性炎症,也需要整整一个晚上。 肌肉是通过肌腱连着在骨头上的,当肌肉长期保持收缩状态,就会形成相应的应力。在这个应力的不断地作用下,就让骨头形成了骨质增生,而骨质增生形成以后,反过来又会压迫神经,这时就不是刺激神经了,而是压迫神经,所以会形成远端的各种疼痛。 通过这些介绍大家能够发现,其实早期,还处在神经被刺激的状态下,我们通过运动,改善循环状态,还是可逆的。一旦进入坏死和增生的不可逆阶段,有时候是需要通过手术才能够进行恢复。所以我们要关注身体的各种疼痛信息,这是我们身体的重要预警信息,对它应有充分的重视。 9,546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9,546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从炎症到癌症,可能只有两三步!这些饮食就是加速!

从炎症到癌症,可能只有两三步!这些饮食就是加速! 慢性炎症,在癌症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而日常饮食可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为 ●“促炎症食物”和 ●“抗炎症食物”。 通过促进或抑制体内的炎症微环境,影响某些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从炎症到癌症,可能只有两三步! 2015年刊发在《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的一项刊文“饮食营养与炎症-癌症危险性的关系”中谈到,体内炎症环境是导致各种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很多癌症是在慢性炎症的基础上发生的,比如: 吸烟→气管炎→矽肺与肺癌 胃炎→幽门螺杆菌→胃癌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 慢性肝炎-肝癌 除此之外,持续的炎症反应,会导致体细胞坏死、增生,给癌症可乘之机。 日常中的一些饮食种类,或可诱发机体持续性的炎症,甚至加速癌症的发展。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王伯军2021年7月16日在其个人公众号上刊文指出慢性炎症是一种长期疾病,可以在几个月或几年内逐渐发展。 一些疾病会对免疫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导致体内反复或持续的低水平炎症,而这种“慢性低度炎症”与你的健康息息相关。 据研究,慢性低度炎症会造成DNA损伤,从而可能导致癌症,如: ▪︎结肠癌、 ▪︎肺癌、 ▪︎胃癌、 ▪︎食道癌、 ▪︎乳腺癌等。 不仅癌症的发生和饮食有关,2021年4月一项对15项荟萃分析400万人的回顾发就现,促炎饮食可增加27种慢病风险和早死风险。 研究者发现,有力证据表明促 ▪︎饮食与心脏病发作、 ▪︎过早死亡、 ▪︎肠癌、 ▪︎胰腺癌、 ▪︎呼吸道癌和 ▪︎口腔癌等癌症以及抑郁症相关。 那么,说了这么多,什么是促炎饮食?  促炎饮食:就是长期吃可能增加人体炎症水平的食物;  抗炎饮食:就是有助于降低炎症水平的食物。 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了1943项类似的研究,在2014年发表了一份膳食炎症指数(DII),可以对饮食的抗炎作用与促炎作用进行量化评分。 涵盖了45种影响机体炎症的膳食成分。 总的来说,一般“促炎饮食”多为: 甜食、 高脂食物、 油炸食物、 精致碳水食物 加工肉类等。 而“抗炎饮食”多为: 蔬菜、 水果、 粗粮、 深海鱼、 橄榄油之类的天然新鲜食品。 要避开这些“促炎”饮食! . 高糖食物、精致碳水食物 Read more…

29,595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