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谱讲座
气血 =气+血
气血 而这个气主要指的是“肾气” 肾气也叫肾阳。因为中医有阴成形,阳化气的说法。肾阳就像这个图片中的小火炉,水烧开之后冒出的蒸汽就是人体的津液,如口水,眼泪,血液的组成部分等。 如果水多,火小,就会出现水烧不开,蒸汽少,津液就少。随意像糖尿病人这种严重肾阳不足的,就会出现这么喝水都不解渴这种情况,因为水烧不开了么。 气在中医里面有推动血液的作用,现实中有一样东西也有推动血液的作用,那就是温度。温度高,血液流动就快。所以我们把气等同于温度。 温度高,肾阳就足,气就足,造血的原理就有了一半。 气血的另外一半叫“血”,血的原理是营养。吃进去的营养需要脾胃的运化,肠道的吸收。 如果一个人脾胃差,肠道消化吸收的能力差,就会出现吃啥拉啥的情况。吃饭也是,吃保健品也是。所以会出现很多人吃营养品效果差,或者得加倍吃才能出效果这种情况。 一个人如果脾湿,胃寒,肠寒,消化吸收就会出问题,造血的原料供应不上去,人就容易贫血。 所以要补血,得解决脾湿胃寒肠寒的问题。不然可能出现吃了白吃或者需不授补的情况。 为什么会出现虚不授补呢?这和消化需要消耗能量有关。很多人在这里有个误区,认为吃东西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其实不是,吃东西是要消耗能量的。 一个馒头,在脾胃肠道功能好的时候,比如吃进去消耗2个能量,吸收得到3个能量,这时候吸收3个-消耗2个=补进去1个能量 如果消化吸收的功能差,吃进去消耗2个能量,吸收得到2个能量,这时候2-2=0,吃了好吃。 那如果消化吸收功能再差点呢,消耗3个,吸收2个,这时候就会出现虚不授补,越补越虚的情况 所以说要补气血,一定要想办法去恢复脾胃肠道的功能,解决脾湿胃寒肠寒等问题,这样才能把气血补上来。 升温,肾阳上来了,多喝水,体液就足,造血的原料就有了一半。 消化吸收功能恢复,再辅助食疗或者营养调理,造血的另外一半原料就足。如此多管齐下,方能补足气血。 感谢 董老师的分享 1,737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
1,737 total views, no views today